6兄妹借走廊燈光讀書
(吉隆坡28日訊)6名兄弟姐妹遭逼遷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二姐符鳳明眼看弟妹們在走廊溫習功課暗自心疼,回校也不敢向老師同學坦言訴說心中痛苦。
《中國報》記者昨晚夜訪父親符亞財一家,發現符家兩兄弟在家門外走廊上溫習功課,家內無電流供應,雖點滿蠟燭,仍伸手不見五指。
二姐符鳳明(14歲)指出,由于家里電表被拆,導致一年無電流供應,所以會儘量在學校把功課完成后才回家。對于弟妹們在如此惡劣環境溫習功課,身為姐姐的,她坦言很痛心。
她認為,目前的課業成績尚算可以,不需要任何額外補習,當遇到問題時會向大姐或學校老師詢問,更不敢向同學和老師們訴求。
“有誰會敢向別人提起這樣的事?我們除了在家門走廊溫習之外,有時候也會在家內點蠟燭做功課,但在沒電的情況下,會覺得很悶熱。”
據觀察,符氏一家的居住環境非常惡劣,極度不衛生;鐵門損壞導致無法上鎖,僅用尼龍繩緊綁門口,安全受到威脅。
老三符鳳豪(12歲)就讀增江北區華小。他指出,已經習慣家中沒電供應,在走廊溫習功課已是家常便飯。
“當有功課不會做時,先會向兩位姐姐詢問,先叫二姐教我,二姐不會就請教大姐,在走廊做功課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擋著鄰居們出入。”
他透露,有時候溫習功課會吵到鄰居,他們便會出來訓話。
鄰居:符氏沒珍惜協助
花50嘛嘛檔吃一餐
據一些鄰居透露,符氏一家並不是得不到社會熱心人士協助,而是他們不會珍惜人們對他們的好。屋主也曾為他尋找租金更便宜的組屋,符氏卻不搬,逼得屋主採取行動趕人。
增江北區太子園組屋居民指出,符氏一家早在幾年前獲得許多社會人士協助,包括基督教徒及熱心人士,上門贈送大量糧食、家具,提升及改善他們居住環境的衛生。
“你認為你們現在吃的食物很好嗎?其實他們吃得比你更豪華…我們住在這裡才會知道他們真正的情況。”
居民在《中國報》記者夜訪符氏一家經過底樓摩哆停泊場時,這么指出。
居民也說,早前有人送他們大批白米,但那些白米卻不知所終,也看到他們一家到組屋附近的嘛嘛檔,豪花50令吉進餐。
符亞財:近兩年沒人援助
領薪才吃好一些
符亞財指出,他們一家與鄰居的關係普通,但兒子同學的媽媽都會送食物給他們吃。
他對鄰居的指責作出澄清時說,早前的確有熱心的社會人士及團體到訪他們,也送上一些日常用品及家具,但這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近年來已經沒有得到援助了。
他指出,每當他出糧時,就會帶一家去嘛嘛檔吃得好一些。
“每個月拿到薪水后,就會帶孩子們去吃好的,平時他們都沒得好吃,一個月一次吃好一點很過分嗎?”
符亞財也澄清,之前只是獲得熱心人士物質上的援助,並沒有收取現金,屋主之前的確有替他們嘗試尋找租金更便宜的組屋,可是並沒有找到。
2年前錯過通知
今年獲組屋燒毀住不了
符亞財披露,吉隆坡市政局曾在2年前,批了一間租金較便宜的組屋給他們。
他指出,當時因為小兒子患上哮喘病,他就每天陪伴兒子出入醫院,而忘記打開信箱查詢,白白錯過了機會。
“市政局限定我在2星期內領取,但我錯過了,當我發覺通知信時已經太遲,當局已經收回了。”
符亞財也說,市政局于3月18日,批准他們租下一間坐落士拉央的組屋,但該組屋曾發生火災,根本無法居住。
他補充,已向官員們傳達這間屋子嚴重燒毀,無法居住的情況,官員們告知需要開會決定,但到目前仍沒下文。
****************************************************************************
一家八口欠租斷電‧孩子走廊借光讀書
(吉隆坡27日訊)甲洞太子園組屋一家八口在貧病交迫下,拖欠屋主長達一年共4200令吉屋租,以致屋主上門逼遷,電源被當局切斷,他們過去一年在無電供下點蠟燭和蚊香度日,6名就讀中小學的兒女則模仿古人“鑿壁借光”,在組屋走廊擺設桌椅,借助走廊的燈光溫習功課,困苦家境令人同情。
現年54歲的符亞財是符家的經濟支柱,他週日在增江太子園組屋住家受訪時指出,他們一家是在2007年搬進組屋居住,每月需繳350令吉租金。
他聲稱,他一直都是靠從事散工維持家計,雖然每月收入約1200令吉,而且還有福利金的資助,但是仍無法應付日漸沉重的家庭開支,尤其6名年齡介於4至15歲孩子龐大的教育開銷。
強調沒欠水電費
他說,全家每月生活費約600令吉,加上屋租和水電,平均每月開銷上千令吉,“如果沒有病痛還可以應付,但是,我的工作不穩定,而且收入又少,加上孩子一個接一個上學,開支越來越大,所以才沒有能力還屋租,漸漸欠下一整年的屋租。”
他強調沒有拖欠水電費,電供被切斷是因為拖欠太多房租,因此設在屋外的電錶被當局拆除收回,至今已有一年多沒有電供使用。
由於電源被切斷,家中的電器如電燈、風扇、電視機及冰箱等全都無法操作,他們每晚都是在燭光昏暗下度過黑夜,即使天氣炎烈難頂,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咬緊牙根度過每一天。
“我們每晚就是點蜡燭和蚊香度過,孩子要做功課就去外面,因為走廊有燈光可以溫習。”
生病也不敢住院
他披露,15歲的長女因為經濟困境已輟學一年半,除了長女和幼子,其他4名兒女分別在增江國中和增江北區華小上學,每日所需的零用錢也不少。
他說,他不久前因為全身長滿紅斑而被逼進院治療一星期,雖然醫生建議他繼續留院觀察,但是他擔心妻子及兒女無錢開飯,因而要求醫生讓他出院找工賺錢。
“我出院後就到巴剎去,乞求那裡的人給我一份工作,好讓我賺錢解決家裡的開銷,所幸找到一份駕羅里送菜的工作,一家人才不必餓肚子,我目前吃藥維持病情。”
住家凌亂
蚊蟲滋生
符家居住的單位共有3間睡房和2間廁所,但是,其中一間睡房已埋滿雜物,只有兩間睡房可用,加上客廳和廚房凌亂不堪,引來蚊蟲滋長,符家上下全都被蚊蟲叮咬至傷痕累累,衛生問題嚴重。
根據記者所見,符家一家八口因為長期生活在陋居,因此被蚊蟲叮交得遍體鱗傷,除了符父全身長滿不明的紅斑,9歲兒子符鳳安雙腳也因為蚊咬而嚴重被抓傷流血,據稱,學校一名善心老師經常帶他去就醫治療,所以傷勢才不至於變得更嚴重。
由於符家面對經濟的問題,符家6名子女的衛生也無法獲得良好照顧,他們大多披頭散髮,而且身體沾滿污穢,相信是因為過去2天水供中斷無水沖洗所致。
屋內滿地都是損壞的家具、玩具、文具、光碟、床舖和垃圾,餐桌上雖有兩盤青菜,但發出異味,其他裝在餅桶里的干糧看似囤放了很久,無法再食用。
符亞財聲稱,長女輟學後在家洗衣、煮飯和照顧弟姐,他們一天只吃午、晚兩餐,偶爾有好心人士捐出蔬菜,讓他們不至於為了三餐而煩惱。
馬華聯移交1千善款
馬華聯邦直轄區“1個馬來西亞工作隊”週日前往慰問符家時,把1000令吉善款移交給符亞財,並送上許多糧食、食水、日常用品等。隊長陳元虎指出,他們將協助安排符家搬遷至附近的人民組屋,並尋找善心人士捐出家具,讓符家度過難關,並且重新生活。
他也透露,符亞財已經獲得吉隆坡市政局的批准,可以搬到Intan Baiduri花園人民組屋居住。不過,由於符家兒女都在附近的增江中學和華小上學,為方便符家及節省交通費,他們在符家的要求下,協助向市政局申請轉遷至附近組屋。
“我已經聯絡了市政局副總監反映此事,他也表示同情和關注,並答應會儘快處理符家的申請,所以我們會跟進此事,協助符家搬遷。”
受詢符家拖欠1年的屋租問題,他聲稱,屋主已經採取行動上門逼遷,“我們希望屋主好心有好報,不要再追究屋租了,讓他們順利搬走。”
他們相信屋主只想符家儘快搬離,不會再追究拖欠租屋的問題。他們表示,如有善心人士想要提供協助,可以致電甲洞區團服務中心03-62531133洽商。
出席者包括副隊長顏駿任、秘書黃敬修、財政陳國永、隊員劉振國、林世進等。
新聞背景
數次向政黨報章求助 自2007年起,符亞財先後向各政黨領袖和報章求助。《光明日報》曾在2009年籌募3500令吉給符家,讓他們度過難關。 2007年,符亞財一家住在增江阿曼布特拉組屋,因拖欠數月的房租和水電費,後來遷至增江北區廉價組屋,同樣是沒有繳還各項費用。 2009年,符家6名子女的困境引起社會的注目,除本報《公益金》施予援手,富貴集團旗下的《富貴愛心基金會》當時替他們清還了所拖欠的費用,並替他們收拾及整理原本髒兮兮的住家環境,並添置家具等。 不過,事隔不到兩年,符亞財無力改善經濟困境,再度因拖欠屋租等債務,一家又陷入困境。 |
光明日報‧2011.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