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March 2009 ~ 0 Comments

4天里的奇迹

刹那间的爱

在无意间观看天映频道播放的一部日本电影《4天里的奇迹》
我不是日剧或韩剧的拥护者,但在这部完全不知名的演员演绎的电影当中,因为周末无聊,就随意转动频道,直至这个画面,也许是缘分吧,让我毫无目的停了下来。
最初的原因可能是戏中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还蛮讨喜的,萧邦、贝多芬等名曲。

Ok,言归正传,话说一个钢琴演奏家,在演奏会门口送客时遇上枪击案,一对夫妻奄奄一息的刹那间,用人类最怜悯的眼神和卑微甚至几乎耳朵听不见的语言祈求观者救救他的女儿,钢琴家二话不说,飞扑上前抱着小女孩,此时此刻,不止受伤的伤痛哀嚎,这个钢琴家几乎能够预知自己的未来就在刹那的慈悲心当中化为乌有!因为他的手掌满是血迹!

有什么比一个专家看着自己失去能力更让人感觉悲痛??????

故事描述此钢琴家从此失去演奏能力,但由于不忍饱受惊吓的小女孩被送到孤儿院,于是便成了女孩的养父。

偶然间,钢琴家发现女孩惊人的“复制能力”,竟然辗转成了钢琴家。
小女孩叫千织,因为极度惊吓而变得自闭,永远依偎在印象中唯一能保护她的养父身边。几乎不能和外界沟通。她的小小心愿就是要当佑佳爸爸的左手。

养父渐渐把她带到各医院为病人表演,慰藉无数受伤的身心。
在机缘巧合下,佑佳遇见中学的学妹,一个在精神疗养院当护士的女生真理子,她在疗养院对病人呵护备至的爱与关怀,竟然融化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千织,奈何竟然一次意外,为了保护千织而意外受伤的女人,灵魂竟然戏剧化的伏在千织的肉体上4天。

首先,有多少戏剧元素引发人们的遐想,如果能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给你4天的时间,你会做些什么?

一个充满爱心的护士,在小女孩的躯体过了四天,首先是~崩溃
有多少人能亲眼看着自己受伤的躯体,还要忍受看着自己快要死去的过程。
当中,护士真理子几乎想拔掉插管,让“自己”死得干脆。
渐渐的,她发觉和佑佳,一个暗恋已久的中学学长,能在十二年后有相见的机会感到满足,在爱和无奈交织下,她选择了接受。
也因此叙述了她的过往。
原来她曾经有过婚姻,前夫对她很好,奈何家族生意要有继承人,而她又久久不能生育,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下,选择忍痛离开。离开时万念俱灰,在火车站几乎打算卧轨,就在当时遇见疗养院的医生夫妇,在夫人的关怀之下,真理子随他们到疗养院服务。

当时由于“身体”处于昏迷状态,而她又没有其它亲人,于是院方通知了他的前夫,前夫来见“她”时,就在医院门前和千织擦身而过,车子里还载着现任的太太和襁褓中的儿子。

在这四天当中,她几乎经历一生,甚至一辈子都未必有勇气面对和处理,更别提“接受与否”的事,但,她借着千织的身体,藉这个机会,完成了有生之年未能完成的所有“任务”,包括向佑佳表达自己的心意、交代最好的朋友照顾疗养院的各个病人的细节、鼓励佑佳不要放弃弹琴(因为女儿最大的愿望是要当爸爸的左手),以及一一向所有曾经为她付出的人表示感谢和“拥抱”。

结果。。。她还是走了。。。在心爱的佑佳终于鼓起勇气弹奏贝多芬的《月光曲》的琴声中。。。在月光下把她送走,但没有遗憾的走。。。

因为她把爱留下来,把该表达的爱都表达了,毅然放下所有尘世间的枷锁。

小小的千织醒来后万分愧疚,因为先后有两个人为她牺牲,一个失去弹琴的能力,另一个连性命也失去。
但继父告诉他:我们都没有后悔为你牺牲和付出过。

结果千织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最大心愿,就是用自己的左手代替继父,二人联手弹琴。

故事有点曲折,在当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当重新沉淀思考时,继父佑佳坦诚如果有选择,他会想当钢琴家多于想当救命英雄。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爱她,只是“刹那间”的决定就改写了自己命运,不管对他或她。
虽然他极爱“养女”,但很多事情的演变超乎想象。就像收养完全无法接受他人的她?发掘原来她有极佳的音乐天分?她也极依赖和爱他。

刹那间真理子只知道意外发生要保护小女孩千织,不想自己却赔上性命。
但在最后四天里,又完成几乎一辈子都无法实现的梦想,那她是赚了还是赔了?
人生很难用“投资报酬率”来计算值得与否。

有多少人会在临终前这样想:终于可以坦然面对父母,感谢他们赋予生命,让自己活得如此丰富精彩。

说真的,戏剧的张力非凡,总是能把美好的想象化为可能,世上有多少人能有“临终前的n天”?
如果有选择,你会要自己在走前“争取”几天完成最后心愿?还是就这么潇洒的离开,即使有点遗憾或未完成的心愿?也不想面对这个走向死亡的过程??

当然,我们都无法预知未来,在某种情况下,一个自发性的动作可能令你付出极大的代价。
无可否认,生命是可贵的。
如果你有选择,你会牺牲自己一生的技能,去换回一个生命吗?
如果事出突然,你能想象自己有什么反应吗?
生命在一刹那瞬间即逝,发生在刹那间的点滴又可能变成永恒。世间存在着无数可能。

Leave a Reply